今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力推动“长平一体化”“六市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化。组织参加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第二届会议,达成了《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辽源共识》,根据会议和共识精神,两省一区金融机构分别与六市形成框架协议,六市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形成签约合作成果72个,四平一正药业采购原料药等4个项目分别与六市企业成功签约,我市特色产品展区销售总额55.31万元,洽谈合作达成意向额100万元。
我市会同辽源市、通化市、铁岭市、抚顺市、通辽市正式启动“六市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国土研究所对接,对规划初稿提出意见建议。组织六市政府及发改、工信、商务、农业等部门参加我市召开的2023年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推动六市在农机产业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保护促进及协同发展等方面交流合作。
“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深化。深度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着重突出“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一体规划、交通同网、园区同建、产业同兴、开放同畅、服务同城、生态同治“一体六同”合作思路,着力推动四平、长春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长平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优势互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今年以来,两地谋划对接合作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251.19亿元,其中2023年新增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60.07亿元,年产900吨精酿啤酒、秸秆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建设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往年续建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91.12亿元。两地省直市直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互访考察30余次。
“一体六同”高效落实,持续推广“梨树模式”,截至9月末,全市已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580万亩,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与吉林省旅知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设计、研发、推广、制作了5种具有四平战役纪念馆独有的特色文创产品;积极与长春一汽合作,精心打造服务一汽、辐射全国的长平汽车产业走廊,截至9月,全市委改量累计2572台,同比增长216.76%;全力助推奋进公司与长春城投集团对接,成功中标长春市伊通河综合中段服务设施提升工程集装箱小镇采购项目三标段,拓展与一汽配套合作,向俄罗斯出口自卸车2700余台,销售额突破7亿元,创历史新高。园区共建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和吉林伊通经济开发区(长伊片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预计今年年末竣工。总投资0.9亿元的纽迪汽车配件公司与长春富维集团合作汽车座椅系统配套项目已投产运营;华凯比克希商用车线束、金拓年产百万套塑料汽车配件、吉林圣隆年产2000辆专用车、吉林昱嘉年产700吨秸秆、牧草打包网等4个项目相继入驻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
服务同城互联共通,持续推进第一批长春市、四平市20项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落实落地,已公布《长平通办20个高频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四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312件,办结178件,其中立项规划选址49件,计划投资44.31亿元。生态同治全面实现,两次会同长春市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专家,召开座谈会,合力推进联防联控工作。今年以来,我市优良水体比例达90%,达到国家和省考核标准。二龙山水库对东辽河生态补水4031万立方米,对东辽河公主岭境内周家河口、城子上断面水质达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二龙山水库为秦家屯灌区供水1389万立方米,为南崴子灌区供水732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推进《四平市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落地,28个规划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办理前期手续9个,完成投资12.59亿元。